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分析中华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正确答案: 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中央政府是行政权力的主体,地方政府是接受中央政府委托来管理各该辖区的事务,是单一制的国家体制。
二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得以通过立法、司法、监察、军事等手段来控制地方;在行政上,中央政府得以指挥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活动、举措是否合法、妥当,中央政府有裁定权;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考核、检察和监督。地方政府的政务机构与中央各部会对口设置,棘手中央部会的指导。
三是地方的离心倾向。民国时期始终灭有完成真正的统一,中央政府的合法性经常受到地方实力派的挑战,中央政令常常不能行于地方实力派控制的地方,也不得不容忍地方实力派打着“拥护中央”的旗号行使自主的统治权,一些地方也非中央政府所能够控制。
中华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但决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因素却是军事实力,始终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较量,因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制度层面上有如下特点:
(1)在始终没有真正统一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加强中央集权,以征服的方式来解决地方问题,更加消耗国力,破坏政局,以至内战连绵不断,无力抵御外侮。
(2)中央与地方关系影响到地方政治制度建设,而地方政治制度反过来影响中央政治制度的建设。地方实力派往往控制地方的军政财权,实际上还是大权集于一身,达不到集权的效果。
(3)政治军事派系左右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中央政府不能完成中央集权化。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