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民间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民间文学

谈谈你对“大跃进民歌”的看法。

正确答案: 1958年,全国掀起了一个全民收集民歌的高潮,《人民日报》为此发了社论,各省甚至地、县都收集出版了当地的歌谣集子,全国选本可以《红旗歌谣》为代表。
歌谣是时代的旋律,人们的心声。当时这些歌谣的产生,反映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抒发了我国人们在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时那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是人民群众在文化上要求翻身的一次冲刺,对后来的民间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给一向不为人重视的民歌提高了地位;其次是积累了一批资料;再次是培养了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这次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和当时“左”的政治路线有关,但不能完全等同,民间创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在那个年代,群众是从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出发,运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这和标语口号式的浮夸文词是有区别的。
从这些民歌的内容来看,其基调是健康的。它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歌颂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这与传统歌谣的思想内容一脉相承;其中有些歌颂党、歌颂领袖人物的作品,有夸张的文词和大胆的幻想,这在歌谣中也是常有的。但其中已流露了一些个人崇拜的情绪和浮夸的作风,这是不可取的。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自然会被淘汰。
从艺术上看,新民歌中确有一些优秀之作,清新刚健,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凝练。这些歌颂,不仅可以传世,对新诗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优秀新民歌中瑰丽的现象,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热情奔放的语言,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都是值得借鉴的。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如用搞政治运动的方法来搞民歌创作,规定“人人写千首”等,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因而在大跃进民歌中产生了不少“伪劣商品”,以致使人在成错觉,全盘否定了这一时期的新民歌,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