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文学概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文学概论

什么叫抒情的策略?抒情的策略有哪些种类?

正确答案: 抒情的策略,是作者在创作抒情作品时,为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效果而在语法和修辞上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一般说来,抒情策略可以区分为两种抒情的语法策略和抒情的修辞策略。
(1)所谓抒情的语法策略,是指从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语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职)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成熟、杰出的抒情作家都深谙此道。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由形容词变成了动词,更突出了春到江南的过程和特色。
(2)所谓抒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从文学史和修辞学史的角度看,抒情的修辞策略很多。意象、隐喻、典故、悖论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四种。
①意象是抒情文学的第一构成因素,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在抒情理论中,可以将其理解为“心理画面”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就是这样的“心理画面”。
②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以“愁”为例,我国古代诗人有的以山喻其重,“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石孝友《玉楼春》);有的以海喻其深,“落红万点愁如海”(秦少游);有的以流水喻其绵延不绝、无穷无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等等。
③典故是一种历史化的隐喻,它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行为。
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用活典故,能够产生虚实相生、空灵有味、意在言外的美学效果。例如东汉李尤《九曲歌》:“年岁晚暮日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运用了羲和驾六龙拉日车的传说。
④悖论是指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非而是”的语句。抒情作品不必处处合乎逻辑,因而常常具有悖论的性质。例如臧克家《有的人》:“有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此诗写出“虽生犹死”与“虽死犹生”两种境界,看似自相矛盾,实则千真万确,“似非而是”,属于悖论。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