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哲学与人生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哲学与人生

尼采如何论述“真实世界”(the true world)变成了寓言?

正确答案:哲学开始于理性的觉醒。理性的觉醒的第一个征兆就是对于感官的怀疑:我们感触到的这个生成和变化的世界是真正的世界吗?在它背后还有没有另一个常驻不变的世界,非感官所能触知,然而更加真实呢?——哲学始终与本体论结下不解之缘,这种本体论以构造“真正的世界”为唯一使命。
在尼采看来,这是哲学最大的迷误,而迷误的根源就是理性。“理性是我们窜改感官的证据的根源。”感官指名生成、变化、流逝,理性却要予以否定。“几千年凡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没有一件真实的东西活着逃脱他们的手掌。”他们本末倒置,把最后来临的“最高概念”(上帝)即一般最空洞的概念置于开端。
所谓“真正的世界”就是这样诞生的。这个“真正的世界”与人的理性相对应,与此同时,与这个处在人生、自然、历史之外的世界相对立的我们这个现实世界,就必然要被否定而宣布为“假象的世界”了。
然而,哲学的历史发展使这个“真实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寓言。这是哲学从旧式本体论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尼采饶有风趣地描绘了这个过程。(《偶像的黄昏》——“?真正的世界?如何终于变为寓言”)在柏拉图那里,这个世界是凡智者、虔敬者、有德者皆可以达到的,他居于其中,他就是这世界。在基督教中,这个世界仅仅是被允诺给智者、虔敬者、有德者,即给悔悟的罪人。在康德那里,这个世界既不可达到,也不被允诺,黯然地存在于永不消散的迷雾之中。到了实证主义者那里,它存在与否也不可知了。尼采称之为“理性的第一次哀鸣”。终于,尼采自己出场,干脆宣布废除这个“真正的世界”,只有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成变化着的现实世界。
尼采认为所谓“真正的世界”的虚构是传统道德的理论前提。他指出,“世界分为?真正的?和?假象的?世界,不论是按照基督教的方式,还是康德(毕竟是一个狡猾的基督徒)的方式,都只是颓废的苗头——是衰败生命的征兆……”所以尼采把理性看作败坏本能的因素。
尼采在这里批评理性,并不是要反对对世界作任何概括。事实上,他自己把世界归结为强力意志,也是某种概括。他反对的是按照人类自身的理性本性去构造一个合乎理性的世界模式,然后又用这样的世界模式来规束人的现实生活。人类认识活动的工具(理性、逻辑)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生命被贬值、本能受压制,法则统治一切,人生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乐趣。
尼采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理性、没有目的、不断自我创造和毁灭的过程。人类理性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只有摆脱理性的偏见,承认世界本身并无意义,然后才能给世界提供一种人的意义。给世界提供意义也不能诉诸理性,而要诉诸生命整体。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