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00819训诂学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819训诂学

古代有几种注音方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1)、描写法。直接描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
1、横口踧口(《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
2、长言短言《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
3、内而深、外而浅《公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汉•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春秋》鲁宣公八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春秋》鲁定公十五年:“雨不克葬,戊午,日下侧乃克葬。”
(2)、“读若”、“读如”法。“读若”法是以某字的读音为标准,指示人们照这个字的音去读即可知其音的方法。如:《说文》“莠,禾粟下生莠。从艸,秀声。读若酉。”《诗•郑风•大叔于田》郑笺:“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
(3)、直音法。以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如:《尚书•秦誓》:“番番良士”,陆德明《释文》:“番音波”。《左传僖公四年》:次于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陉,音‘邢’。”
(4)、反切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广韵》:中,陟弓切。原,愚袁切。《广韵》:东,德红切。《广韵》:尧,五聊切。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