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中国文学

所谓“二拍”?它们的编纂者是谁?它们在思想上与艺术上有何成就?

正确答案: “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简称,每集四十篇,共八十篇。其中《大姊魂游完宿愿》在《初刻》和《二刻》中相重复,《二刻》卷末的一篇是《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不当计入,实为七十八篇。编纂者是冯梦龙的同时人淩濛初。作品的故事来源大部分均取自前人说部、笔记、戏曲。但到作者手中,往往把不过寥寥数十字的故事敷衍成篇幅可观的短篇小说。其中一小部分可能是他本人的直接创作。
“二拍”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比“三言”略逊一筹。但不可否认,它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拍”故事所触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反映商人经商活动的题材占据着显著的地位。为《转运反遇巧洞庭红》反映了中世纪一些商人热心于海外冒险经商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商人对于开放“海禁”的愿望和要求。还有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商人本身对经商亦是职业的优越感,甚至连不是行商的马少卿都说“经商善业,不是贱流”(《赠芝麻识破假形》)有的则从经营手段描述当时一些商人如何选择致富捷径,或囤积居奇,操纵市场;或重利盘剥,追求高利;或开设当铺,牟取暴利,这一些描写,都使我们看到了明中叶前后商业的发展趋势和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其次,不少篇章总是把中小商人、小手工业者、艺人、妓女、贫苦知识分子作为主人公,细致地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出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已经开始占领社会的主要阵地。在描写男女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的题材的篇章中,比“三言”进了一步的是主张男女爱情专一、平等与自由。正如《满少卿饥附饱飏》中入话所说:“却又有一件,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买婢妾……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篇说话。”这都看出中世纪市民思想的抬头,特别是反映了在封建礼教牢笼中生活的妇女们思想上的新变化。她们中有人已再不信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教条,也有人敢于开始抵制包办婚姻。这是市民意识中反对封建理学在爱情问题上的表现。此外,“二拍”也真实地暴露了当时的官场吏治腐败的现象和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作者在小说中大胆指出“官人和贼不争多”的实质,对无辜市民遭受敲诈勒索和受迫害深表同情,另外,“二拍”中反映了明代反道学、反朱熹的客观现实。如《硬勘案大儒争闲气》就是借贬抑历史人物朱熹,来针对封建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一种反抗,这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观点。
在艺术上,“二拍”具备“拟话本”的一般特点,如故事完整、结构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流畅等。由于作者曾在官场生活过,熟悉官宦活动情况,同时又多涉足市闾,故对官场市井中的事多所了解,使得他在写作公案一类和表现世态人情的故事情节的作品时,尽管情节曲折离奇,大都给人以真实感,看出作者善于抓住有关人物的个性特点,并且同当代的气息与社会思潮关联,使一些作品具有现实性与时代感。不过,也必须指出,“二拍”中的糟粕还是较多的。作者常常为了迎合市民的消极思想和低级趣味,单纯追求离奇情节,使不少作品充满因果报应、善恶循坏的宿命论思想色彩,当中猥亵淫秽的色情描绘尤为严重,封建说教气味也不少,这无疑给作品添上极为严重的消极因素,贻害读者。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