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服装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服装史

简述胡服的进一步的流行

正确答案:a唐代中外贸易文化交流发达,“丝绸之路”引来的不仅是“胡商”的会集。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和美术等,是一次空前的中外大交流大融合。恰恰由于唐代国力强大,思想开放,无所畏惧的引进吸收各国文化,表现了唐代的博大胸怀和民族自信心。b真正出现大幅度的流行胡服、胡妆在唐中期。《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沈从文先生认为此风气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受高昌、回鹘文化影响,女子多带尖锥形浑脱帽,穿翻领小袖长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毛织物小口袴,软锦绣空靴。c到中唐以后这种“胡服”风降温,女子装束受吐蕃影响较大,重点在于头部发式和面部化妆,蛮鬟椎髻,八字低颦,赭黄涂脸,乌膏注唇的“囚装”、“啼装”、“泪装”皆属此类,衣着方面因尚宽博反而体现不出鲜明的胡服特征。但“胡服”在初、盛唐的广泛流行。说明汉族文化同样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精华。对异族服饰,唐政府兼收并蓄,对丰富和发展我民族服饰文化起到重要影响,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服饰变革。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当时称其为胡人)与中原交往甚多,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随胡人而来的胡服文化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胡服热席卷大唐,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胡服中最为妇女喜好的是羃篱、帏帽、回鹘装、胡帽和靴。幕篱和帷帽都是为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脸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回鹘装的特点是翻折领连衣窄袖长裙,衣身宽大,下长曳地,腰际束带。回鹘装的造型,与现代西方某些大翻领宽松式连衣裙款式相似,是古代综合希腊、波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产物。唐代仕女图和文物考古所出土的穿着胡服的唐人俑与胡人佣,以及看《武则天秘史》和《唐宫美人天下》里皇帝和武媚娘打马球,都可看出唐代女子喜欢胡服,就连唐代一些古诗句,如元稹诗曰:“女为胡服学胡装,伎进胡音物胡乐……”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服饰习俗。上至王宫贵族,下至民间妇女无所不好,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服饰审美心态。隋末唐初至盛唐时期,妇女着男装或胡服是封建社会兴盛时期服饰的一大特点,女着男装和穿胡服是同时流行的,有时互相影响,或者交杂著于一身。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