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小学教师资格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师资格

简介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画和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比较共同和不同的特点。

正确答案:湖南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西汉初年贵族墓葬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共三座,墓主人分别为西汉长沙国丞相侯利仓(二号墓)、利仓夫人(一号墓)、利仓之子(三号墓)。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如丝织品、漆器、竹简、木俑等,对于研究西汉初期历史、文化、手工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随葬品中的几幅帛画,为我们考查西汉绘画艺术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帛画是画在丝织品“帛”上面的绘画,具有独立的绘画样式。迄今最早发现的帛画是湖南长沙发现的两幅战国时代《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反映中国绘画艺术脱离工艺装饰独立发展的早期面貌。汉代帛画流行,很多壁画题材亦出现在绘于丝帛的画上,一些以丝帛为材料书写的论著也附有图画。唐代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书中所举古之秘画珍图目录,包括了经史、文学、天文、地理、医药、纬迷信等内容。这些作品早已失传。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有一、三号墓的两件铭旌、三号墓的车马仪仗图、导引图及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等。一号墓铭旌保存最为完好,出土时覆盖内棺之上。帛画呈“T”形,全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向下四角缀有穗形飘带,顶部边缘裹有竹棍,两端系丝带用以悬挂,出殡时在灵车前举扬,具有招魂及引导死者升仙的作用。
马王堆出土帛画与战国帛画比较,表现灵魂升仙的思想是一致的,但在图绘的内容及形象塑造方面,马王堆帛画则丰富得多。一号墓出土铭旌全图共分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上段天上部分正中画人首蛇身的宇宙或生命的主宰之神(可能是传说中的女娲或烛龙),两侧有仙鹤唳鸣,一角画带有金乌的太阳及扶桑树,另一角画带有蟾蜍和玉兔的一弯新月,一女子飞奔月亮,可能为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天宫的下端有天阙,两司阍守门,又有神豹护卫,充满了神异想象;中段人间部分画墓主人的形象,身材肥硕,衣着锦绣,神态庄重,前有人跪迎,后有侍女相随,极力渲染长沙国丞相夫人的尊贵身份,画中形象与墓中女尸对照甚为肖似,显示出汉代肖像画的水平;中段下部画厅堂,中设案摆列鼎壶羽觞,两旁有人对坐向死者致祭。下端地下部分画一裸体巨人手托大地,立于两条大鱼背上,可能是传说的大地之神。
铭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早期绘画所达到的水平,特别是天宫及地下部分,描绘许多产生于远古的神话景象:日月交辉,游龙盘旋,飞兽奔跃,神人形象奇异,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使我们联想战国时代楚先王庙壁画和汉代鲁灵光殿壁画,可与楚国诗人屈原的诗作《离骚》、《天问》中描述的神话相对照。马王堆帛画反映出楚文化的浪漫主义传统。马王堆帛画的绘画技巧较战国帛画更加成熟完美。铭旌图画勾线劲利严谨且富有变化。中国绘画古称“丹青”,多采用丹砂、石青、石绿之类矿物质颜料。此类矿物质颜料艳丽沉稳,不易掉色,与藤黄、花青之类植物性颜料相比较更具特色。马王堆帛画使用了朱砂、石青、石绿、青黛、藤黄、蛤粉、银粉等多种颜料,绚丽鲜明,中国传统绘画早期多为工笔重彩绘画,且以人物为主要题材,马王堆帛画反映出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绘画基本成熟的面貌。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