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法制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法制史

简述“十恶”制度。

正确答案:最早规定在《开皇律》中,“十恶”由《北齐律》“重罪十条”发展而来。它是以隋唐为代表的封建法律所规定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总称。具体指:
一曰谋反,指企图推翻封建国家统治,夺取皇位的活动,视为最大的犯罪,列于“十恶”之首。
二曰谋大逆,指预谋毁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
三曰谋叛,指图谋叛国投降敌国的行为。
四曰恶逆,指家庭内部或一定亲属间卑幼殴打和谋杀尊亲属的行为。
五曰不道,指犯罪者手段残忍,“违背正道”即违背做人的正道。
六曰大不敬,指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
七曰不孝,指严重违反孝道。
八曰不睦,指亲族内部互相侵犯不相和睦的行为,因违反礼之“亲亲”原则,所以列为“十恶”。
九曰不义,指本非血缘亲属关系,根据名分应遵守道义,但却违反正常道义的行为。
十曰内乱,指亲族内部紊乱人伦的行为。
犯“十恶”者要受到严厉处罚,为“常赦所不原”,不得享有议、请、减等优待办法。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