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新闻学与传播学)>中国新闻传播史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一)历史背景: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1906年以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政治统治,不得不宣布“预备立宪”,并开始颁布新闻法规,通过新闻法规来钳制新闻事业。然而,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给了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以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新闻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二)代表性刊物列举:《民报》、《神州日报》、“竖三民”、《大江报》
(三)报刊活动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中的两大党派改良派与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两党之间也展开了长期论战。
(2)资产阶级革命派成了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不仅数量超过改良报刊,而且舆论上也占到了主导地位。
(3)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各种政治力量都是报刊政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同时与敌对思想作斗争。
(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向东北、西北、西南、边远地区延伸。读者已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
(5)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这些副刊内容多是直砭时弊、揭露清廷、批判康梁、宣传革命的,使报纸的内容、形式活泼引人。评价: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侮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四)业务改进
(1)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主角,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
(2)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有“社论”、“时论”、“时评”等。
(3)编辑工作进步,有的报纸庄、谐并重,版式有了很大改进,促进了文艺副刊的发展。
(4)大多数报纸结束,“报”、“刊”不分时代,由近代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
(五)总评:虽然辛亥革命后曾出现过政党报纸相互攻击的时期,但以革命派为主导的报刊活动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理论,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其业务大体奠定了现代报纸的雏形。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