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财务管理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财经商贸)>财务管理

某公司准备购入一套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3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15000元,每年付现成本为5000元。乙方案需投资36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是5年,5年后有残值收入6000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17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6000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300元,另外需垫支流动资金3000元。假设所得税税率40%,资金成本为10%。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含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报酬率。

正确答案: 净现值:
甲方案净现值=8400×(P/A,10%,5)-30000=8400×3.791-30000=31844.40-30000=1844.40(元)
乙方案净现值=9000×(P/F,10%,1)+8820×(P/F,10%,2)+8640×(P/F,10%,3)+8460×(P/F,10%,4)+17280×(P/F,10%,5)-39000
=9000×0.909+8820×0.826+8640×0.751+8460×0.683+17280×0.621-39000
=38464.02-39000
=-535.98(元)
甲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为可行方案;乙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不可行。
净现值率:甲方案净现值率=1844.40/30000=6.148%
乙方案净现值率=-535.98/39000=-1.37%
获利指数:
甲方案现值指数=8400×(P/A,10%,5)÷30000=1.06
乙方案现值指数=38464.02÷39000=0.99
甲方案的现值指数大于1,为可行方案;乙方案现值指数小于1,不可行。
两个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甲方案每年现金流入量相等,可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计算:
原始投资=每年现金流入量×年金现值系数
30000=8400×(P/A,i ,5)
(P/A,i ,5)=30000/8400=3.571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与3.571最接近的现值系数3.605和3.433分别指向12%和14%,采用插补法确定内含报酬率为:
甲方案内含报酬率=12%+2%×[(3.605-3.571)÷(3.605-3.433)]=12.04%
乙方案各年现金流量不相等,采用“逐步测试法”:
已知i=10%,NPV=-535.98,则应降低贴现率再测试:
令i=9%,计算净现值:
NPV=9000×(P/F,9%,1)+8820×(P/F,9%,2)+8640×(P/F,9%,3)+8460×(P/F,9%,4)+17280×(P/F,9%,5)-39000 =571.20(元)
采用插值法计算:
乙方案内含报酬率=9%+1%×[(0-571.20)÷(-535.98-571.20)]=9.52%
甲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金成本10%,为可行方案;乙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为不可行方案。
投资回收期:
甲方案各年现金流入量相等,且原始投资一次投入,可使用“公式法”计算:
甲方案回收期=30000/8400=3.57(年)
乙方案各年现金流入量不等,使用“累计法”计算:
乙方案回收期=4+(39000-9000-8820-8640-8460)÷17280=4.24(年)
进行投资决策时,回收期最短的方案为最佳。因为,投资期越短,投资风险就越小,即甲方案要优于乙方案。从这一角度看,还应将各方案的回收期与投资人要求的回收期,或基准回收期比较,只有计算出的回收期小于基准数,方案才为可行方案。
投资报酬率=年平均利润÷原始投资额
甲方案投资报酬率=4000÷30000=13.33%
乙方案投资报酬率=(5000+4700+4400+4100+3800)÷5÷39000=11.28%
(注:投资报酬率指标中,年利润或者年平均利润一般用税前利润,也可以用税后利润,只要不影响指标的相互比较就行)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