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

简述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

正确答案: 孔子的认识论存在着“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矛盾,但他更重视“学而知之”,并接触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提出学思并重的认识论。
(1)承认上智“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孔子认为人有三种:生而知之,上等人;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中等人;困而不学,下等人。孔子把奴隶排除在了教育对象之外,圣人又是不需要教育的,教育对象是贵族和平民等劳动人民。他强调了人们认识能力的差别和先天性,上智和下愚是先天的,是不可改变的,这就陷入了唯心论的先验论。
(2)重视学而知之他在教育实践中,能够突破“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框框,强调“学而时习之”,在人类认识史上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论题,对学习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
(3)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
(4)倡导学思并重,主张以学为主导,思以学为基础。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学而知之”,在人类史上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唯物主义命题,这是应当肯定的。但他还是承认“生而知之”的天才,并宣扬“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给后世来了不良影响。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