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马克思主义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政治学)>马克思主义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结合中国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分析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就曾经讲说过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概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所在,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学命题。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身,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这一道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也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这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落实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广泛实践中。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
其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者,中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最后,中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新概括。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但它不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中,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力。
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因此,不能以某一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发展实践的优劣。任何一国都不能脱离本国国情和实际,盲目照搬他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国家政局稳定,56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这充分证明,我国选择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