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古典文献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古典文献学

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

正确答案: (1)四部分类法的创始。四部分类法的创始于晋荀勖的《中经新簿》。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荀勖领秘书监,与当时著名学者张华合作,“依刘向《别录》,整理纪籍”(《晋书·荀勖传》)。这次整理图书的规模很大,可与刘向时相比。在荀勖等人整理图书之前,有魏秘书郎郑默著有《中经》。荀勖依据《中经》,更著《新簿》,分图书为四部。
(2)四部次序的确立。《新簿》甲、乙、丙、丁的次序相当于经、子、史、集,与后来的经、史、子、集稍有不同,直到东晋时李充编《晋元帝四部书目》,才确立了一直被后世所沿用的四部顺序。李充所编目录,当时现存图书只有3014卷,由于图书数量较少,“遂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隋书经籍志·序》),即只有四部,不立各书的类名。不过,他开始确立四部顺序,在我国图书目录发展史上,仍然有较大影响。
(3)经史子集四部的确立。荀勖也好,李充也好,他们都只是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并未采用经史子集等名称。经史子集四部的确立始自《隋书·经籍志》。唐初编纂的《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一部重要史志目录。它主要依据隋唐时国家藏书,并参考以前的有关目录编成。《隋志》在各部、类之末,都仿《汉志》体例写序,简要地说明诸家学术源流及其演变,各部小序都分别说明与《汉志》的继承关系。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