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药学

睦霖题库>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学

应怎样理解“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无国界,知识有产权”这样一些命题,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它们之问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科学本身既然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且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阶级,在阶级社会中,他们属于特定的阶级;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科学家在社会中生活,就会受到他所在社会的教育、风俗、宗教、舆论等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打上社会和阶级的烙印。如果单从效果上讲,科学家所掌握的知识是能够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阶级服务的,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或影响着他们更愿意为某个国家或阶级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他志愿为其服务的祖国,是他愿意为之贡献自己才智的国家。
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需要弄清楚自己做科学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现实世界中,科学家只能立足于某个国家或地区做科学研究工作,这意味着他在为其所立足的国家或地区服务。
第二,要正确看待国内国外待遇的差别问题。在科学研究条件和环境优越的国家、地区容易出成果,而在条件比较差的国家、地区,出成果相对较难,这是事实。
第三,对青年科学工作者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三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一些青年科学工作者中间,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着不大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倾向,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西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第四,在国家特殊利益与人类普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反映了科学家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辩统一。各国科学家为自己祖国的科学事业忘我工作,力争多出成果,同时又把自己的科学成果无偿或有偿贡献给世界各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全人类幸福服。真正的科学家,首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同时又是国际主义者。
同样的道理,“科学无国界,知识有产权”,就是因为知识产权所有者是有国家的,是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保护知识产权是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大力提倡的,这既是对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尊重,也是对努力追寻科学知识工作者们的激励。对国家来讲,这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性的知识经济浪潮中赖以生存的砝码,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