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家庭教育指导师

睦霖题库>文化教育职业技能考试>家庭教育指导师

某男,16岁,独子,初三学生,因学习困难,初二留级复读一年;因临近中考,学习焦虑感上升,注意力不集中,解题速度慢,学习成绩差,一学期五门功课不及格;在门诊做智力测验(WISC)智商为86,体格检查和神经、精神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系早产儿,父母均为工人,长期练习气功,曾让儿子练习气功未被接受;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迎接中考,父母携子四处求医,但疗效均不明显。症状发现:某男自觉有“精神障碍”,不能继续学习,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心理门诊求治。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并提出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 分析:
①智商、体格、神经、精神检查正常,排除“精神障碍”和学习不好的身体器质性因素。
②处于青春期,性认知方面可能存在某种问题
③没有练气功,排除走火入魔的可能
④学习成绩差,非一日之寒,家庭互动模式一定不良
⑤已四处求医无效,可否尝试家庭治疗。
方案:
1.对家庭问题的评估。家庭治疗的第一步是要对家庭进行诊断评估,了解患者家庭的交互作用模式、家庭诸因素与患儿学习困难的联系、患者的求治动机,以明确治疗的目标。通过治疗过程中的对话,了解到:父母之间、父母亲子之间感情互动不良。父母不懂教育又意见不一,互相责难;母亲做主而苛刻,父亲懦弱而护子;孩子无所适从,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质疑:孩子为什么说自己“精神障碍”。
2.扰动家庭中的问题系统。扰动是指通过提问、解释等技术手段干扰、搅动患者家庭中的原有规则,激发家人思考,形成家庭的新观念、新目标和新行为。在第二次治疗中,知道孩子已有8年的手淫史,对手淫认知错误;父母过高的期望与孩子实际情况矛盾悬殊,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任何自主权,以厌学、精神障碍来对抗和回避。3.家人之间的对话和对未来的讨论。让父母明白为孩子制定的目标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切合孩子的实际;让孩子明白,对抗、回避不是办法,还伤害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感情互动。只要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制定共同的家庭愿景,孩子的问题一定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