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文学理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文学理论

灵感与直觉的各自特点,以及它们间的区别。

正确答案: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并艰苦地思索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对所思主题(意念或形象)的一种顿悟。灵感的特点是:第一,非预期性。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的意料之外,如李德裕在《文章论》中所说:“文章之为物,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而且它来的时间也不确定,或夜深人静睡熟之际,或百思不得其解将要放弃之时,或干别的事情时受到触发或刺激„„灵感来时无影,去时也是无踪的。它是一种“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不及时捕捉,就会消失,转瞬即逝。所以当灵感来临时,就是牺牲寝食也要及时捕捉,并尽可能记下全部轮廓。过后,再以“语不惊人死不休”、“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精神,仔细地从头到尾修改定型。第二,亢奋性。获得灵感的创作主体,往往高度兴奋,有时甚至出现一种迷狂状态,这是主体心理积淀、心理潜流被激活的结果。在灵感状态中,作家往往浮想联翩,内心幻象迭出,情感因之激动不可抑制,有时甚至像犯病一样。第三,创造性。处于灵感状态的作家,思维高度活跃,储备于大脑中的各种材料信息会得到充分运用,这样,极易进入佳句纵横、新意迭出之境界。
直觉是指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性顿悟。其特点是推理过程的省略和事物本质的直接揭示。这是一体化的两个方面。“省略了”推理过程,不是“不要”推理过程,恰恰相反,直接认知和洞察事物,不但要依据过去积累的一切知识和经验,而且这些知识和经验还要烂熟于胸,并经过平时反复和多次的推理、判断和使用。只有这样,当某一事物初次呈现在面前时,才能从整体上迅速猜测、洞察、并一跃而抓住其背后隐藏的奥秘。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在于:第一,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第二,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第三,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