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比较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比较文学

试论中西诗学差异性的哲学基础。

正确答案:中西文论在“文学的本体”和“文学的目的意义”这两个文学的基本问题上,中西文论虽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其中不同的方面是由中西方不同的哲学基础所决定的。
中西方哲学所面对的世界是不同的。西方人面对的是一个存在和实体的世界;而中国哲学所面对的世界却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虚空”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从整体功能上来把握世界,很少将事物分割开来,作各部分的分类考察。认为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已经失去了作为“整体之一部分”的性质特征。而西方文化则是把“实体”加以切割分剖,通过分门别类来进一步认识。要求适当展开,否则酌情扣分。)
从整体功能、综合、领悟出发,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宏观、模糊的,常是包罗万象而不够精确明晰,而西方从分析和部分出发必然导致对明晰的追求。
从世界有实体组成的观念,从分析切割、赋予形式的方法出发并始终通过各种工具增强对于世界的明晰的认识,这就使西方文化总是把自然作为被认知、被探索、被“征服”的对象,这种人与自然的对立的基础构成了一系列自我与非我、心与身、意识与无意识、一般与特殊、逻辑和直觉的对立。而中国文化从世界就是有无相成,虚实相生的观念出发,把世界看作有机的整体,穷尽人心,就能知天,天人本是一体。
这些中西哲学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中西诗学的差异。在文学的本体(存在方式)方面,中国文学理论强调有内而外地抒发心灵活动,提倡虚静(静思而求之),主张含蓄无垠,避讳过于确凿的局限的真实,讲究“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以自然流露为上;西方文学理论则强调有外及内的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理解,看中对外在情景的清晰透明的充分描述,讲求对客观世界的赋形和创造,力求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对空间进行填补式的分割。在文学功能(价值和意义)上,中国文论处处渗透着道德化,心情怡养,而西方文论则较多注意自在自为的娱乐和审美。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