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外交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政治学)>中国外交史

中苏国家关系的谈判

正确答案: 1979年4月,五届人大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一事正式作出决定,同盟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同时,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建议,双方就两国关系进行范围广泛的谈判,解决其中悬而未决的关系,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障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1979年9月首轮谈判在莫斯科举行,由于双方立场相差太远,谈判毫无结果,于1979年12月底结束。1982年3月,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表示苏联准备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与中国举行谈判,准备就加强中苏边界地区相互信任的可能性进行探讨,还准备在相互尊重对方利益、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基础上,不带任何先决条件,商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1982年8月,中苏进行接触。经过商议,双方确定在北京和莫斯科轮流举行两国副外长级特使磋商,讨论和解决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障碍问题。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近20年来,苏联一直在中苏边境派驻重兵。它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进行扩张,不断对我国边境进行挑衅。它还武装侵占中国的邻阿富汗。这些都造成对亚洲和平和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1982年10月5—21日,中苏特使第一轮磋商在北京举行。中方特使为副外长钱其琛,苏方特使为伊利切夫。到1986年4月,一共举行了8轮会谈。在会谈中,中国代表屡次要求苏联消除“三大障碍”,但苏联都以“谈判不得损害第三国利益为借口,不承认“三大障碍”的存在,采取拒绝讨论的态度。因此,8轮谈判未取得实质性成果。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入缓和,以及苏联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展开,“三大障碍”的问题上,苏联开始转变态度,正视现实。经努力,1986年10月,中苏副外长级磋商第九轮会谈在北京举行,两国政府特使继续讨论了关系正常化问题。1988年,苏联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中苏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谈判也取得进展。为了实现中苏最高级会晤和两国关系正常化,苏联加快消除“三大障碍”步伐。1988年底、1989年初,两国外长进行了成功的互访,就柬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为中苏关系正常化扫清了障碍。1989年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至此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关系的改善,不针对第三国,它只是一种新型的、正常的睦邻友好关系,真正体现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