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幼儿教师资格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师资格

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呢?

正确答案: 1、当幼儿感到受挫折时。惩罚、凌辱、恐吓、被取笑都会使幼儿有挫折感,幼儿用攻击性行为反抗种种挫折感。虽然从总体上说,受挫折并不总是导致攻击性行为,但是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孩子更有攻击性。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减少幼儿的挫折感。
2、幼儿有暴力榜样。如果父母经常以暴力对付幼儿,幼儿则更倾;向于用暴力对付同伴。影视节目中暴力场面过多,也可导致幼儿的模仿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图拉所做的心理实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关于班图拉的这一心理实验请参阅本书第三章第三节“幼儿社会学习的方法”中的有关内容。
3、幼儿的攻击行为不被制止。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不予制止,等于告诉孩子父母已同意了这种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对他人有攻击性行为。
教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鼓励幼儿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合作;另一方面,和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讨论攻击别人的后果,如别的小朋友不和他玩了,他被同伴孤立,老师不喜欢等,引导他控制自己的行为。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