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文学理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文学理论

举例论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区别。

正确答案: 如果将高雅文学、通俗文学、探索文学与艾布拉姆斯所说的“世界”相比,可以发现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类型的属性。一般说来,高雅文学特点是高雅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文学对“世界”是忠实的。这种忠实不仅表现在它按照“世界”的面目再现和表现“世界”,而且表现在它逼真地描写和刻画“世界”的面貌、形态、情状。通俗文学对“世界”是不忠实的,不论这个“世界”是客观的、外在的、物理的“世界”,或者是主观的、内在的、心理的“世界”,它对于“世界”持一种超越的态度。通俗文学是一种富于理想的文学,它在社会理想、精神理想、审美理想的追求上与浪漫主义文学是一致的。它所建立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想象、充满梦魇、满足人们白日梦需要的“世界”。从文学史上看,高雅文学由于以揭示“世界”的真实为至上追求,竭力按照“世界”的固有样式再现和表现“世界”,所以它一般既不屈从于富于同情心的读者的善良本性和美好愿望,又不妥协于公众的传统道德,也不会因为遵从普遍推崇、认可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评判与流行时尚而牺牲、削弱自己对于“世界”的真实的独到的发现与揭示。通俗文学则不同,它宁愿牺牲“世界”本身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而尽可能满足读者想象、梦魇的需要,满足读者愉悦耳目、实现愿望、宣泄感情的要求,它往往以人造的虚拟的“世界”来取悦于读者。通俗文学不以“世界”为蓝本,不以真实见长,不拘泥于“世界”的本来图景,不认同“世界”的本真,它所虚拟的人造的“世界”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调剂、一种慰藉、一种陶醉,它甚至运用奇特的想象、隐幽的神秘和将感情推向极端,向理性主义的限制发出挑战。武侠小说中那些侠骨柔情、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劝谕小说中那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言情小说中那些天下有情人经过种种磨难最终皆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都是牺牲“世界”本身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而极尽虚拟之能事的人造的梦幻的“世界”的表现,从这一点来看,说通俗文学是“逃避文学”或“脱离现实的文学”不是没道理的。当然,通俗文学对于“世界”采取一种超越态度并不是说它完全脱离“世界”,而是说它对“世界”采取一种扬弃、改写、添加的态度,这主要表现在它对情节的制造和安排上,一般来说,其情节具有起伏跌宕、生动曲折、紧凑集中的美学原则,很少有高雅文学中的“闲笔”、“衬笔”,情节来自现实的“世界”,但并不等于现实的“世界”,是一种夸大的“世界”。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