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文学理论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文学理论

当前在文学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教材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正确答案: 关于文学的含义,一般认为有古义和今义之分,古义文学泛指文化学术。今义又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只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审美形态;广义文学指带有文学色彩、即带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非文学。关于文学本质属性的观点有许多
(1)模仿论:古希腊学者认为,文学是对自然的模仿。
(2)言志论:一些中国古代文论认为,文学是表达情感的工具(“诗言志”,“诗缘情”)
(3)表现论:18世纪西方许多资产阶级学者(克罗齐等)认为,文学是自我表现。至于表现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托尔斯泰认为表现情感,弗罗伊德等认为主要表现无意识。日本人厨川白村认为表现苦闷,文学是苦闷的象征。
(4)再现论: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文论家别林斯基等认为,文学是生活的再现。
(5)形式主义论:现代西方形式主义认为:文学就是文学,文学是一个独立自足体,其意义只在形式,与生活、与作家的心灵、与读者等毫无关系。
(6)反映论:解放后,我国的教材从苏联移植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反映论,后来逐步达到如下共识: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用形象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
(7)感受论:《感受论文艺学》认为:文学是以语言为符号,以形象的方式表达生活感受,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
(8)蕴藉论:把文学视做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教材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四个方面:
(1)文学是意识形态;
(2)是审美的意识形态;
(3)是话语;
(4)与其他话语相比,它是具有蕴藉性的话语,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