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传播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

马克思精神交往和行为主义的区别。

正确答案: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于:
⑴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的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始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生产既然属于一种生产,必然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因此,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始于一定阶段上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我们首先不能不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我们也不能不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⑶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精神生产的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叫做信息产业。信息既然是产品,也必然凝结着人的劳动,尤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但是,信息又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个性,这就是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其本身,而信息产品的消费则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虽然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然而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寻找这些倾向产生的原因。
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要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给与我们的重要启发。也是我们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