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佛教文化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

如果详细观察自相续,为什么说即使单单具足十八暇满也有很大困难?请具体说明。

正确答案: 在十八暇满中,八种闲暇虽容易获得,比如自己没有堕入三恶趣,也没有生于长寿天,依靠人而安立的四种闲暇也不难具足,但完整无缺具足十圆满的人恐怕寥寥无几。
首先,从五种自圆满来分析:尽管对大多数佛教徒而言,获得人身、诸根俱全、生于中土并不难,但如果业际颠倒、不信佛教,那五种自圆满中就只具备三种了。假如其他三种圆满都具足,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或者不信仰佛教,那学佛一事也无法成办。退一步说,如果具足了四圆满,业际颠倒与不信佛教中只有一者不具足,那也不行。尤其是生为业际颠倒者,即使没有造诽谤佛法、摧毁佛教等滔天罪业,但假设身口意三门无恶不作、为非作歹,或修行、念经、转绕、朝拜神山等一切所为只为了今生利益,那虽然被称为贤者、智者,实际上也属于业际颠倒之人。
然后,从五种他圆满分析:五种他圆满中,虽然佛已出世、传讲妙法、佛法还没有隐没,但如果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一种圆满就不具足了;既然没有皈入佛门,善知识慈悲摄受也就谈不上,这样一来,两种圆满都不具足了。五种他圆满中若只剩下三种,学佛绝不可能成功。有些人虽然皈依佛门,被善知识也已摄受,可是心经常反复不定,一旦对法失去了兴趣,天天靠外力来约束,也是不现实的,到了一定时候,你的“老虎皮”就会脱掉显露出原有的丑陋面目。尽管你皈入佛门,若只是表面上得点法,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很多人认为,自己办了皈依证、取了法名,在某某上师面前得过灌顶、求过法,就是实至名归的佛教徒。其实这也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法和小乘法并没有落实到你的行动上,你内心尚未生起这样的信念。所以,你自认为是佛教徒,也不一定是佛教徒。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