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财务会计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财经商贸)>财务会计

简述时态法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一、时态法--按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
二、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A、资产负债表项目:现金、应收和应付款项--现行汇率折算;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汇率折算,现行价值计量--现行汇率折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轧算的平衡数;B、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收入和费用项目--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交易经常且大量发生,也可采用当期简单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折旧费和摊销费用--历史汇率折算。
三、时态法的一般折算程序:1.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应收或应付(包括流动与非流动)项目的外币金额,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为母公司的编报货币。2.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按历史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现行汇率折算。3.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项目按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为轧算的平衡数字。4.对外币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项目,收入和费用项目要按交易发生日的实际汇率折算。但因为导致收入和费用的交易是经常且大量地发生的,可以应用平均汇率(加权平均或简单平均)折算。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费,则要按取得有关资产日的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
四、时态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提出的方法,其实质在于仅改变了外币报表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在完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折算结果完全相同,只有在存货和投资以现行成本计价时,这两种方法才有区别。
五、不足:1、它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收益中,一旦汇率发生了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波动,甚至可能使得原外币报表的利润折算后变为亏损,或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2、对存在较高负债比率的企业,汇率较大幅度波动时,会导致折算损益发生重大波动,不利于企业利润的平稳。3、这种方法改变了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六、时态法多适用于作为母公司经营的有机作成部分的国外子公司,这类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母公司在国外经营的延伸,它要求折算后的会计报表应尽可能保持国外子公司的外币项目的计量属性,因此采用时态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