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12350儿童发展理论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

结合实际分析“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是思维的起点”这一观点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正确答案: 皮亚杰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儿童最初具有的动作是反射性动作,本身并不具有智慧性质。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再内化为具有可逆性的动作——运算,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1)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
儿童的出生带来了先天的反射能力。皮亚杰只对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感兴趣。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使儿童获得动作逻辑——一种实践的智慧。形成感知运动智慧的行动是可以重复的,而且是,可以概括的。
(2)动作的内化。
经历了感知运动智慧的发展,儿童的动作越来越内化,逐渐产生了智力活动的内部形式。这时儿童有了借助表象进行思维的可能,我们称之为表象性思维。表象的形成,使儿童的动作可以离开对具体客体的直接操作,而移到头脑内部来进行,因而表象性思维比感知运动智慧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表象性思维使儿童的思维开始离开实物,摆脱对当前情境的依赖性,因而变得较灵活、较广阔、较丰富。
(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运算。
简而言之,运算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运算不是孤立的。一个单独的内化动作,只能算作直觉表象,不能算作运算。运算总是随着同类运算总体的变化而形成的。
儿童在11一 12岁之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他们只涉及现实本身,尤其只涉及那些为真实行动所操纵的、可触及的客体。 到了11~12岁,逻辑的运算开始从具体操纵客体阶段转变到观念阶段,形式运算成了可能。在这个阶段,逻辑运算是用菜种符号(语词或数理符号等,来表达,而不再甫感知、经验或信念来加以支持了,形式运算的思维是“假言演绎”式的。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说,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展儿童的动诈,是发展儿童智力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对于我国的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