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畜牧、兽医科学

睦霖题库>兽医考试>畜牧、兽医科学

血清学试验的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血清学试验类型有:
血清学试验根据抗原的性质、参与反应的介质及反应现象的不同,可分为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和免疫标记技术等。兽医临床应用广泛的为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
(一)沉淀试验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试验。参与沉淀试验的抗原称沉淀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液等,抗体称沉淀素。常用的沉淀试验有环状沉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免疫电泳技术。
1.环状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是将抗原与血清在试管内混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抗原与抗体相接触的界面出现白色环状沉淀带,称为环状沉淀反应。
方法:在小试管中加入已知抗血清,然后小心沿管壁加入等量待检抗原于血清表面,使两者之间成为分界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环状沉淀,即为阳性反应。环状沉淀试验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沉淀反应。兽医上主要用于炭疽病的诊断、链球菌病的多糖抗原鉴定、血迹鉴定、肉品检验等。
2.琼脂扩散试验简称琼扩,琼脂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多糖,加热溶解于水,
冷却后凝固成凝胶,琼胶凝胶是一种多孔结构,其孔径大小与琼脂含量有关。抗原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凝胶中扩散,当两者在最适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可发生沉淀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称为琼脂扩散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有多种类型,可分为单向单扩散、单向双扩散、双向单扩散和双向双扩散四种类型。其中以双向单扩散、双向双扩散应用最广泛。
(1)双向单扩散
实验在平皿或玻板上进行,用2%缓冲琼脂盐水,加热融化,待冷却后加入预热的抗血清(用1:5~1:10倍稀释),混合后倒入平皿或玻板上,厚2~3mm。凝固后在凝胶板上打孔,孔径2~3mm,孔内滴加抗原液,放置湿盒中37℃下扩散。抗原在孔内向四周扩散,与凝胶中的抗体接触,形成白色沉淀环。此法在兽医临床已用于传染病的诊断,如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2)双向双扩散
此法系采用1%琼脂倒于平皿或玻板上,制成凝胶板,在其上按设计图形打圆孔或长方形槽,封底后在相邻孔(槽)内滴加抗原和抗体,饱和湿度下扩散24~96h,观察沉淀带。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向扩散,在两孔间比例最适的位置上形成沉淀带。
双扩散主要用于抗原的比较和鉴定,两个相邻的抗原孔(槽)与其相对的抗体孔之间,各自形成自己的沉淀带。此沉淀带一经形成,就像一道特异性屏障一样,继续扩散而来的相同抗原抗体,只能使沉淀带加浓加厚,而不能再向外扩散,但对其他抗原抗体系统则无屏障作用,它们可以继续扩散。沉淀带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两相邻孔为同一抗原时,两条沉淀带完全融合;如二者在分子结构上有部分相同抗原决定簇,则两条沉淀带不完全融合,并出现一个叉角;两种完全不同的抗原,则形成两条交叉的沉淀带。不同分子的抗原抗体系统可各自形成两条或更多的沉淀带。
双扩散也可用于抗体的检测,测抗体时,加待检血清的相邻孔应加入标准阳性血清作为对照,以资比较。测定抗体效价时可倍比稀释血清,以出现沉淀带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抗体效价。目前此法在兽医临床上广泛用于细菌、病毒的鉴定和传染病的诊断。如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口蹄疫、禽白血病、马立克病、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琼脂扩散方法,已列入国家的检疫规程,成为上述几种疾病的重要检疫方法之一。
3.免疫电泳
将琼脂扩散与电泳技术结合起来反应的方法称为免疫电泳。由于抗原颗粒带电荷不同,在同一电场中,其泳动速度不同,从而迁移率不同,因而通过电泳可将抗原成分分开,停止电泳后,加抗血清进行扩散,如有一对抗原抗体就出现一条沉淀线,这就大大加强了免疫扩散的分辨率及敏感性。临床上应用于抗原成分及含量分析和免疫球蛋白纯度的鉴定及传染病的快速诊断等。
(二)凝集试验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红细胞、乳胶等颗粒性载体表面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复合物互相凝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称为凝集试验。参与凝集试验的抗原称凝集原,抗体称凝集素。
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最突出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便于基层的诊断工作。凝集试验根据抗原的性质、反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
1.直接凝集试验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的参与下直接结合并出现凝集现象的试验,称直接凝集试验。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
(1)玻片法
为定性试验。在玻璃板或瓷片上进行。将含有已知抗体的诊断血清1~2滴与待检悬液(抗原)一滴在玻板上混合,数分钟后,如出现颗粒状或絮状凝集,即为阳性反应。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新分离菌的鉴定或定型,如沙门菌、链球菌的鉴定,血型的鉴定等也多采用此法。也可用已知的诊断抗原悬液,检测待检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抗体,如布鲁菌的玻片凝集试验和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等。
(2)试管法
为定量试验。在试管中进行,用已知抗原监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和检测该抗体的效价(滴度),应用于临床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如布氏杆菌病的试管凝集试验。操作时,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然后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抗原,振荡混合后置于37℃水浴或温箱数h后观察。视不同凝集程度记录为“++++”(100%凝集),“+++”(75%凝集),“++”(50%),“+”(25%凝集)和“~”(不凝集)。根据每管内细菌的凝集程度判定血清中抗体的含量。以出现50%凝集(++)以上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凝集价(或称效价、滴度)。
2.间接凝集试验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载体表面,此吸附了抗原(或抗体)的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所发生的特异性凝集反应,称为间接凝集试验。用于吸附抗原(或抗体)的载体有动物的红细胞、聚苯乙烯乳胶,活性炭、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等。
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用以检测相应抗体,在与相应的抗体反应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将特异性抗体吸附于载体颗粒表面,用以检测待检样品中相应抗原,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反应产生的凝集现象,称为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由于载体颗粒极大地增强了可溶性抗原的体积,载体上致敏的少量抗原与待检样品中少量抗体结合后,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它一般要比直接凝集反应敏感2~8倍,但特异性差。间接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螺旋体等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微量抗体,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