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书法知识竞赛

睦霖题库>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书法知识竞赛

请谈谈书法欣赏的特点。

正确答案: 书法欣赏主要是一种审美活动。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受作品中抽象线条组成的艺术形象的制约,其表现为:线条形象唤起欣赏者的整个审美感觉经验、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并限制了欣赏者的感觉、想象、理解等一切心理活动的方向、节奏和范围。但作为欣赏者,也绝非被动地接受,而是有积极的心理活动,这是被动、制约中的主动。所以书法欣赏是再评价与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是一种在感受基础上的想象活动和体验活动,有丰富书法艺术修养的人,能很准确地把握住对象的艺术特征及其应有的历史地位。由于欣赏者不同,那线条中跳动着的“势”,又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产生新的意象。这是一种由于人的探究、求新的心理特征所创造出的新的境界,而决不是由看到了一“点”便联起蝌蚪式的“创造”。
当然,“再创造”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笔画挺拔、气势豪放的书作,可以联想到高山、青松这些具有挺拔、豪放的物体;看到连绵飞动的字使人联想到山泉流水,引起波动的感觉;庄严的字联想到佛教,妍媚的字联想到美女,跌宕的字联想到杂技椅子顶,拙朴的字联想到汉代石刻,这只是一种“意象”,是从总体风格上进行的再创造,是由主体的“意”和客观的“象”所碰撞造成的心境。那些联想的具体事物不会一直停留在脑子里,而“心境”却做为一种感知、体验的结果,较牢固地积淀在主体意识之中。多层次的、多类型的欣赏、联想,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再评价”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它将感知、体验上升到对作品进行深刻的思考中去,才能给作品的优劣予以评论,有时可以发现原作者所体会不到的意义。尤其对古代书法作品的分析、评价,许多不被人注意、或者已被淹没的作品,经后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予以再评价后,方显示出其伟大之处。如龙门二十品的制作者们,当时只是做为佛教的虔诚弟子用书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但过了一千多年后,竟然被高扬北碑者所发现,并赋于它们以深远的意义:作为一种隶与唐楷之间的书体,已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书法珍品了,这是当时作者们做梦也未能想得到的。欣赏者的再评价,是其审美能力、认识能力的表现,也是他能从中吸收其精华从而促使自己更快提高艺术水准的条件之一。只有欣赏者的水准与作品相近时,作品才能作用于欣赏者,它的一切优点方可为欣赏者所吸收,二者于是产生共鸣,欣赏者也参加了艺术创造,甚至感到那就是自己所创造的作品。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