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财务会计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财经商贸)>财务会计

说明时态法的基本内容及与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关系和区别?

正确答案: 基本内容:时态法也称时间量度法,是一种多种汇率法,这种方法下,要求在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时,分别按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具体来讲,以历史成本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按历史汇率折算,以现行价值表示的资产和负债以现行汇率折算,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项目按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为轧算的平衡数;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项目的折算,应按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如果企业收入和费用交易经常且大量发生,也可以采用当期简单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对于折旧费和摊销费用应按取得该项资产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折算过程中形成的外币折算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
它与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关系和区别:时态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提出的方法,其实质在于仅改变了外币报表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在完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折算结果完全相同,只有在存货和投资以现行成本计价时,这两种方法才有区别。但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它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收益中,一旦汇率发生了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波动,甚至可能使得原外币报表的利润折算后变为亏损,或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另外,对存在较高负债比率的企业,汇率较大幅度波动时,会导致折算损益发生重大波动,不得于企业利润率的平稳,同时,这种方法改变了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