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货币金融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财经商贸)>货币金融学

论述货币内生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出评价。

正确答案: 货币的内生供给理论起源于19世纪中期“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之争,20世纪60年代,以拉德克利夫报告为开始,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对外生的货币供给理论提出质疑,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包括货币供给内生理论在内的一系列“新观点’。当今货币供给内生理论的代表者是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其主要的核心观点是: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是信用驱使、需求决定的,银行贷款创造了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再根据存款来寻找储备,而贷款又是由具有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决定的,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经济中的贷款量,因此也就无法控制货币存量。在此前提下,货币供给内生理论内部又有水平主义与结构主义之分。其中,水平主义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利率是外生的;结构主义认为货币供给和利率都是内生的,70—8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货币供给内生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这两种观点的争论展开的。
评价:货币供给内生理论是一种与主流的货币理论相对应的供给理论,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体系。温特劳布、卡尔多和莫尔的货币供给曲线是条水平线,而罗西斯的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是对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垂线的传统理论的极大突破和创新。但是他们认为利率是由中央银行外在决定的观点显然是有待商榷的(中央银行决定再贴现率,市场利率是再贴现率的固定加成,因而中央银行决定市场利率)。虽然中央银行可以对利率水平产生影响,但利率的决定本身是一个多个经济变量相互作用的内生过程,不可能单纯地由中央银行外生地给定。此外,温特劳布、卡尔多和莫尔关于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的假定以及得出在既定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的观点也过于极端。罗西斯的右上方倾斜的货币供给曲线较好地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说明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足之处在于货币供给与利率的联系仅建立在货币的灵活性偏好基础上,而没有联系到资产价值和投资的变动。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