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发展经济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结合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实际,对“市场换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依赖外资”这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所存在的缺陷进行讨论。

正确答案: 在中国的市场垄断地位日益加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出口的主力军。中国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逐年加大,从1996年的705%增加到2001年的81.5%和2002年的82.20%。但是,引进外资并没有使我国技术落后的状况得到改善。我国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仍然十分薄弱,产业技术主要源自国外,技术依赖情况严重,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系统软件大量依赖进口。从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国家专利局累计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为28万多件,其中国外申请占到54蹦,在电子技术领域,国外的申请量更是占到了80~90%。“依赖外资”和所谓“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实际上已经被证明是一厢情愿的幼稚想法。佚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尔认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进口技术的简单掌握;二是基本的加工和设计能力;三是应用性的研究;最后是基础研究能力的成长: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莲加工设计能力上的扩散都很少,更不要说后两种了。而且,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带来的主要是过时的和淘汰的技术,中西部地区的外企的技术水平有些甚至低于国内其他地区,而“三资”企业平均研发费用仅占销售收人比重的0.4%,这样的外贤质量几乎不可能带来技术或者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而随着进口壁垒的降低和国内市场导向的外资大量进入,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确实,外资在进入的初期尽管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和管理运营上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但是这种作用已经越来越弱了,负面效应则日益显现出来。尤其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不但没有带来技术,反而攫取了本土企业的品牌、技术,解散原有的研发团队,从而使许多通过几十年努力奋斗而具备了一定实力的企业沦为外方的加工工厂。我们搜集到的大量关于合资(尤其是并购方式的)的案例中,竟然没有找到因为合资而获得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反而是大量的丧失发展机会的例子。在加入WTO之后,这种类型的投资则被跨国叠业更为广泛地采用。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