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高级)

睦霖题库>医学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高级)

简述白喉毒素的致病与免疫机制。

正确答案: 白喉棒状杆菌是白喉的病原菌,因患者咽喉部粘膜具有灰白色假膜而名。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以飞沫和玩具等为媒介传染,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本菌不侵人血液,在粘膜局部定植并产生白喉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和侵入血液形成毒血症,致全身中毒症状。白喉毒素具有强烈细胞毒作用,可使局部粘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和坏死反应,渗出的纤维素和局部细菌、炎症细胞、坏死粘膜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假膜,不易拭去。若假膜延伸并脱落于气管,可致患者于疾病早期窒息死亡。
白喉毒素是一种酶原,经酶蛋白降解后,分成A、B两个多肽片段,B肽链无酶活性,有1个受体结合区和1个转位区,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显示其选择性亲和力;A肽链有酶活性,但不能单独侵入细胞;通常A肽链由B肽链携带,附着于细胞膜受体并转运入胞质内。A肽链使细胞内延伸因子Ⅱ(EF-2)失活,易感细胞蛋白质合成障碍。常见的易感细胞有心肌、外周神经、肝、肾、肾上腺等组织,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免疫机理:人类对白喉毒素有一定耐受性,足量白喉毒素可激发机体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故病后可获得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牢固免疫力。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