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经济学说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经济学说史

简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的经济伦理思想。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具有明显的伦理特征,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自然”观念:“亚里士多德将“自然”理解为“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认识,事物均有其自然的或本来的功用,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品就是自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自然可以看做一种经济伦理,一种行为规范。
(二)财富:财富的自然的功用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只有那些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手段才具有财富的性质。如果物质手段的供应不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是满足超越基本需要的“欲望”,就不再构成财富。
(三)获取财富的手段:
一是经济;
二是货殖或者聚敛。
经济是自然的手段,其目的是满足消费。经济手段包括生产、交换物物交换是自然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如果目的是满足需要,属于经济。如果交换的目的是货币,则这种交换是不自然的,叫做货殖或者聚敛。
(四)货币:货币的产生一是为了方便交换,二是为了定价。货币的使用,如果是为了以上目的,则是自然的。如果货币本身成为目的,则是不自然的。 最不自然的是将货币作为生息的工具。
经济理论的本质在于为人类物质需求与物质供应的冲突寻求解释和寻找解决思路。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生产力的落后决定物质供应的绝对匮乏,以“自然”观念界定财富性质以达到限制消费的目的,实际上不过是苏格拉底以来“节制”观念的翻版。亚里士多德所向往的“优良的生活”是自给自足的城邦生活,天赋分工的存在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但是,利润动机支配下的商品交换必然打破自给自足的稳定的城邦格局,自然会要受到亚里士多德的谴责。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念中,影响最深远从而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对借贷利息的谴责。
他的“自然”的经济伦理观念包括了公平与自然的观念。“自然观”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化背景下,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需要进一步的发扬和彰显。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尤其是在现代经济中,一方面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货币化尤其是借助于网络的虚拟化又使风险大大加强。个体行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局部,而且可能深远地影响到整体,于是对个体行为的约束成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条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英国巴克利银行的倒闭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普通交易员为了高额收益使用高风险的操作,其结果是这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银行在顷刻间倒闭。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