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气象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农学)>气象学

试述季风的成因(不同的类型)、分布。

正确答案: 1)、季风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东非的索马里、西非的几内亚附近沿岸、澳大利亚北部和东南部沿岸、北美洲东南岸及南美洲巴西东岸等地,其中以亚洲季风最著名。
2)、形成原因:①海陆热力差异:以东亚季风为例,东亚季风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沿岸地区。冬季,亚洲大陆为冷高压盘距,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带来寒冷干燥的空气,这就是亚洲东部的冬季风,形成干冷少雨的气候。冬季风的强弱和稳定程度,受高压强度和移动状况的制约。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加强北进西伸,高压西部的偏南风吹向大陆,即亚洲东部的夏季风,它带来暖湿空气,形成湿热多雨的气候。夏季气压系统的气压梯度比冬季风弱。
②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移动:为南亚季风为例。冬季北半球的行星风系南移,亚洲大陆北部的蒙古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即是南亚的冬季风,形成南亚干燥少雨气候,为旱季。由于山地屏障以及南亚陆面不大,海陆差异不明显等原因,冬季风较弱。夏季,北半球的行星风系北移,南亚主要受印度半岛上印度低压的影响,并摄引来印度洋上的西南暖湿气流,形成雨季,这就是南亚地区的夏季风,其特点是比冬季风强,厚度也大,可伸达5000-6000m。
③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夏季高原相对自由大气是热源,因此近地面上形成一个热低压,高原面上的气流辐合上升。来自于高原南侧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受高原面的被迫抬升,同时也助长了高原面上的上升气流,在100mb处形成了青藏高原高压,且随高度增加而强度增大,这个暖高压的南侧的偏东气流在低纬度下沉,到达地面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成西南风,并与地面上的西南季风合二为一。因此青藏高压维持和加强了季风环流。
冬季高压面相对于自由大气为冷源,在高压近地层为一冷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并沿高压东坡下滑,与地面上的蒙古高压吹出的东北风合二为一,形成与低纬环流相同的环流,加强了低纬环流,使附近地区不仅增厚了冬季风的厚度,也加强了冬季风的强度。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