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睦霖题库>高等教育公共课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27年~1937年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

正确答案:(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
①敌人营垒变化: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争斗和混战更加激烈;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出现新的变化。
②社会矛盾变化: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解决了,而与国民党新军阀的矛盾激化。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
③革命形势的变化: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到惨重损失。红军长征胜利后,逐渐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次矛盾变化、表现、趋势及影响:
①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各种矛盾:
a.国民党新军阀与旧军阀之间的矛盾和国民党内部派别斗争。如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北伐、东北易帜、蒋桂战争、中原大战。
b.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群众与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围剿”红军,妄图消灭革命力量。
c.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之间的斗争。中共“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后,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控制党中央,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中日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e.国民党内抗日将领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矛盾。福建人民政府建立、西安事变。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趋势:由国共对峙和内战(或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各种矛盾。
a.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
b.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开辟农村包围城市之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
c.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d.团结抗日将领,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④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