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书法知识竞赛

睦霖题库>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书法知识竞赛

倪灿的书论、书作怎样?

正确答案: 倪灿,明熹宗天启六年生,清圣祖康熙二十六年卒。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字暗公,号雁园。曾参与《明史》的修撰。他的书法诗词,妙绝当时。尤其是他的《倪氏杂记笔法》,将学书过程谈得非常透彻精到。他认为:“凡是学习书法的人,可分为三个阶段练习:第一阶段要专一;第二阶段要广博;第三阶段脱化创新。每一阶段都需要三至五年功夫,才能功力淳足,火候老到。有名的一家书体,钻进去,站稳脚,日日临写,浸淫其中,直到形神兼备。在这一阶段的最后时刻,往往碰到的困难最大,好像已走投无路一般,这时需要有最大的恒心和毅力坚持用功才能闯过;在广博阶段,要广泛临写历代的法书精英,或形神兼法,或取神遗貌,但需时时回过头去,看看到底学的似与不似;在最后脱化创新阶段,则要以一家为主要体势依据,然后广泛吸收历代各家的长处,这种依据和吸收必须是在不经意间的融汇贯通,而不是有意的掺合。即“无古无今,无人无我”,不断地写下去,写到极熟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彻悟过来,“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奥,我之笔底迸出天机”,就会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书法艺术作品。这个三段论,用现代人的说法,就叫做“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
作为我们现代人学习书法,这个三阶段,确实不无补益。但毕竟现代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绝大多数人是难以做到此点的。特别是他说要至少有十数年功夫,日日不缀,才能“火候方足”,往往使现代人望而却步。其实,这里面关健是个思想方法问题,工夫不可缺少,但更需要的是崭新的探索意识和强烈的创造精神。专指望十年面壁,而不知扩新思想,是无法达到“变动挥洒”、“不缚不脱之境”的。这是现代学书者需要注意的。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