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宏观经济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决定人们去银行的次数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决策与货币需求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职能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为交易理论。交易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而不是其他资产是为了进行购买,从而很好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持有货币。
最有代表性的交易理论是由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和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货币需求的平方根定理,该理论又被称为鲍莫尔——托宾模型。该模型分析了居民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居民持有现金的收益是其方便性,在需要购买商品时可以利用持有的现金去付款,而不需要去银行取款,从而节省了往返银行所需的时间及各种麻烦。持有现金的成本在于损失了银行利息。
假设消费者一年去银行n次,每次从银行提取Y/n元。消费者的货币持有量在Y/n元和0元之间变动,一年的平均货币持有量为Y/(2n)。那么,n的最优选择是多少?n越大,消费者平均持有的货币量越少,所放弃的利息越少。但是,随着n的增加,经常去银行所带来的不方便也增加了。
假设消费者去银行一次所花费的成本是F,这代表了消费者往返银行和排队等候取款的时间的价值以及车费等。消费者一年去银行n次,去银行的成本就是nF。
此外,消费者持有货币还有机会成本。i代表利率,由于消费者持有货币就放弃了通过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因此,i衡量了消费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如果消费者一年去银行n次,一年的平均货币持有量为Y/(2n),放弃的利息就是iY/(2n)。
如果消费者一年去银行n次,总成本C等于去银行的成本加上放弃的利息: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