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西方文论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西方文论史

贝尼蒂托•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克罗齐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其贡献在于把艺术是表现这一流行观念发展为一切表现都是艺术这一著名结论,为表现正本清源,让体裁、文体、道德判断、传达技巧、种族、时代、环境,以及文学的一切价值判断统统靠边,而引导诗人真正回归表现的问题,因而批评与创作同一、趣味与天才同一,这也是英美文学批评界对克罗齐表现说文论高度评价的原因。
①直觉即表现:
⑴直觉是克罗齐表现主义的基础。他将知识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两种,并把直觉的知识归结为美和艺术,认为艺术家虽然也使用概念,但此概念非哲学概念,混在直觉品里的概念知识直觉品的单纯原素,其功用是为了表现人物个性或作品特质。克罗齐这种观点可以视作瑞恰兹“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两分法的先声。
⑵直觉是指心灵赋形式于杂乱无章的物质世界活动,是不依赖于理智、知觉、感受和综合的心灵事实。直觉是自在自为的、不受制于机械的、被动的事实。
⑶直觉与表现的关系:真正能够说明直觉的只有表现。思想就是语言,当思想形诸语言,它就是得到了表现,不论内在于心还是外显于物。直觉的知识就是表现的知识,直觉就是表现且只是表现。
⑷直觉与艺术的关系:克罗齐认为艺术在于心而不在于物,一切纯粹的“直觉—表现”都是艺术。有鉴于艺术表现是内在心灵的直觉活动,克罗齐反对艺术分类,认为艺术作品的分类最多只具有实用意义而不具有哲学意义。
⑸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每个人都有一些成为诗人的天赋,只是艺术家的直觉超越一般人的高度,一般人的直觉都淹没在印象、感受、冲动和情绪之中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只在于量而不在于质,因而反对用天才来解释艺术。
⑹艺术欣赏与批评是一种二度创作活动。艺术家的创作是从印象始,从印象而达成一种内在的表现,这就是直觉,进而将这内在于心的表现外化为艺术形式。批评家与鉴赏家则是从该作品一路上溯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这有赖于坚实的艺术素养的积累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臆想。
②克罗齐论诗的新解:
⑴克罗齐论三种诗:克罗齐将诗歌分为三种,即古典诗(灵感和格律、表现和意象成功结合的诗歌)、形式主义诗(单纯诉诸感觉、情感和为了修辞而修辞的诗歌)和教诲诗(注重理智和说教的诗歌),只有古典诗才是真正的诗。克罗齐反对宣讲政治伦理宗教之道的颂诗和轻松活泼的讽喻警世之作,也反对强调感官娱乐与膨胀情绪的“神秘—声色”类诗。
⑵纯粹的诗:克罗齐认为纯粹的诗的纯粹意指声音,不交流概念判断和推论,却是有灵魂的,正是直觉将诗歌中真理的灵魂与散文中真理的灵魂区别开来。纯粹的诗有自身的特征,即直觉和表现,克罗齐将诗当作了文学的范式,以区别于传递概念判断和推论的散文。克罗齐反对形式与内容的割裂,认为诗歌的声音之所以能感动我们是因为它诉诸我们的想象与情感,而不仅仅是刺激听觉,带来听觉的愉悦。诗歌作为直觉和表现应该是声音和意象的结合。
⑶诗的魅力:诗歌是沉静和躁动、激情和控制力的结合,体现了思想的胜利。克罗齐认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注重激情和想象,后者注重克制和理性。一个真正有诗的趣味的批评家应该能感受到双重的审美愉悦:它是一种充满痛苦的快乐,是在愉快中求生又求死。
⑷克罗齐认为最容易感受诗歌的快感美感的人是用新鲜率真的情感来感应世界的人,而不是那些专治诗学的批评家。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