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试述生物进化论的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拉马克学说是达尔文之前最重要的进化学说。其要点包括:
第一定律:用进废退:在不超过发育限度的情况下,所有的器官都可以通过“用”得到加强、发展、增大,反之则削弱、退化、丧失机能、甚至消失。
第二定律:所有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生物体的主要变化是可遗传的,即“获得性状遗传
拉马克的理论综合了以往的一些关于进化的学说,并结合了自身的观察,在进化学说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没有严格的科学基础。他考虑了一些内在的逻辑,但是并没有成为一个自洽的体系。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集大成的学说。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变异和遗传:达尔文发现了有些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一定遗传。
自然选择:那些具有适应环境条件的有利变异有较大的生存机会,并繁殖后代,从而有利的变异可以时代积累,不利变异被淘汰。达尔文认为同种类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导致了这种优胜劣汰的结果。
达尔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自然选择的提出,确立了环境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其实他在核心思想上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发展拉马克的理论。拉马克同样意识到环境是进化的动因,而且其进化的机制是用进废退。达尔文都继承了这些观点,在达尔文的理论中,用进废退和自然选择是一体的。只不过在最后科学证明了自然选择的这个提法的正确性,并基本否定了用进废退的机制。
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科学家,他肯定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主张变异和进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激变造成。同时,生物的进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拉马克的学说无疑对达尔文的进化思想发生了重大影响。达尔文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拉马克关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论点,但是他对变异和遗传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拉马克。
㈠拉马克学说
生物是进化的,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生物进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从高级到低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非生物到生物。
两条进化法则:
动物器官“用尽废退”
获得性遗传,即动物的器官使用的较多或较少就会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是永久性的,并能导致遗传
㈡达尔文学说
生物界进行着激烈的生存和斗争,每一种生物,为了生存繁衍,都要进行斗争,或者争取食物,光线,或者是抵御敌害,对抗不利环境
生存斗争导致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被选择的有利性状,将在世代遗传中逐渐积累,从较小的变异转变为较大的变异,并由于中间类型的死亡,变种转变为界线分明的物种。物种就这样的演变,新物种就产生。
㈢联系和区别
共同:两人都认为生物是可变的,并支持进化论,都看到了环境对于生物进化的作用
不同:(1)拉马克认识到了变异的普遍性,但否认了变异的随机性;(2)对于进化的机制两人见解不同,拉马克主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强调了环境变化在生物变异方面所起的“诱导”,但却主张变异是以生物本性(一种趋于完善的需求)为主因。虽然达尔文也同意生物本性比环境更为重要,但达尔文认为变异和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环境发生作用前变异就产生了,环境只是对变异其选择的作用,生物(以物种为单位)通过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性状得到保留,比适应的性状被淘汰(适者生存)。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