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简述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即为什么孟郊是苦吟诗人的代表?)。

正确答案: (1)孟郊命运坎坷,仕途多蹇,他作诗尚奇峭,但不像韩愈那样出自才气,而是出自苦吟。他在《送别崔寅亮下第》中说:“忧人成苦吟,达士为高歌。”在《夜感自遣》中说:“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在中唐大批寒士困顿失意的广阔社会背景下,孟郊成为苦吟诗人的代表,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他在《叹命》诗中道:“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影孤别离月,衣破道路风。归去不自息,耕耘成楚农。”甚至在《赠别崔纯亮》诗中发出了“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的悲楚呼喊。
(2)仕途失意的士不遇悲剧,使孟郊作为“寒士”而写下大量言贫诉愁的诗,如《借车》中言及家贫之惨况:“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一贫如洗,长歌当哭。他的诗惯用白描的手法、形象化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他所要描写的对象。他的不少描述贫病饥寒的诗决非无病呻吟,而是有对痛苦感受深切的苦吟。如《病客吟》:“主人夜呻吟,皆入妻子心。”又如《苦寒吟》:“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的确能打动读者的心。
(3)孟郊身上有着被愁苦压抑的狂放性格,现实世界的压抑导致他理想破灭,使他在诗中醉心于创造奇险怪异的世界,以宣泄心中郁积的不平。故孟郊的诗多表现其凄苦寒凉的贫苦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透骨凉气。如《秋怀十五首》:“孤骨夜难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秋露为滴沥。去壮暂如剪,来衰纷似织。”“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以深重的人生忧患意识,去感受当时的苦难,发而为诗,完成了由社会到个人,由外界到内心的心路历程。作品里一片哀音低响,句多凄苦,使人读之不快,但其诗的快意处也正在于此,所谓“发愤以抒情”,“不平则鸣”是也。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