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佛教文化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

生活上与亲人、同事相处有挫折感,动辄得罪人,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正确答案: 佛陀教示我们要以<四摄法>与大众相处。即是以四种摄受、把握的方法,行菩萨道帮助别人、利益大众。白话说:其实就是在这社会上行持四种方便法,增进人际间友好的四种<结好缘>的方法。这<四摄法>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一、布施:在佛陀教法里很受到重视的。讲修行,佛陀都将布施首先提出,都把布施放于第一位。布施通常分为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指经济上的援助;法施是在佛法上、知识上、技能上提供方法,解除疑惑;而对于心性畏怯,或恐惧阴影威胁的人,给予心理上力量,令其没有恐惧、没有担忧,则是无畏施。
二、爱语:赞叹、鼓励、劝人向善、让人得欢喜、鼓舞;但它不是妄语,不是假话,更不是绮语(华丽的语言)。口业中有四项不好的语业,其中有一项就是绮语,就是听起来很好听的话,但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的起了不好的影响(如包装的话、灌迷汤的话),是有所目的的。目前网路上有些资讯看似好看、吸引人,实际上是在毒化思想,败坏你的道德。所以说柔软、关怀、帮助、适当鼓励的话,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好缘份。
三、利行: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协助他人、成人之美。有如星云大师讲的佛光人的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你为他,你帮他,在他困难的时候,特别关心他、协助他,你和他的缘份自然就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
四、同事:不是指工作的夥伴,这里讲的同事是观机逗教的。你看他的层次在那里,能以他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设想,以他能明白并接受的方式引导。《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为之说法>。譬如:在家教育孩子,整天骂他"你怎么这么笨?从生下来就这么笨"。你每天讲他笨,他自己也会以为他就是笨了。如果你将自己化身为他的朋友,与他聊天,听他倾诉心事,和在外的所见所闻;能敞开心门,则无话不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四摄。
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大家效法菩萨的这一份慈悲、智慧,以四摄法与人沟通,设身处地来引导他人,就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份美好的因缘。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