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小学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

睦霖题库>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师招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一)出示例题情景
图片: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l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l06千米。
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二)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
出示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出示学习目标:我能口算、笔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设计理由: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估算中来,让学生通过估算,试图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笔算,实现了估算、笔算的有机结合。同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质疑与小结
(一)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二)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1.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2.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三)反馈第(2)题:重点围统竖式的简便写法
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设计理由: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算法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从中逐步体验到竖式计算简洁、明白、通用、易查的优越性,体验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和学习竖式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各种算法,感悟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尝试完成课后练习
(二)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和方法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四、小结
(一)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新知识的?
(二)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前几天老师买了一套少几百科全书,付了l28元,如果买2套付多少钱呢?5套呢?学校图书室要买12套,你能算出要付多少钱吗?
(设计理由: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延伸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为下一课时打好基础。)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