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
睦霖题库
>
大学试题(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年10月,《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基本结束和()初步形成。
正确答案:
1936;“两个口号”论争;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解析:
有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
最新试题
·
简析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
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
提出“带着脚镣跳舞”的诗歌格律化主张的是
·
觉新形象的特点是清醒认识自己悲剧性命运的
·
简述《子夜》中吴荪甫形象的塑造
·
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
·
30年代的现代派小说,指的是()、()。
·
艾青到达延安以后创作的诗作是()。
·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除了新的政治
·
1959年,杨朔明确地提出了()的艺术主
热门试题
·
《北京人》中,心地善良、性格坚韧,屡受伤
·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
·
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反映解放了的工人生活的小
·
下列对鲁迅小说《伤逝》的分析,正确的有(
·
惠特曼对艾青诗歌创作的影响。
·
阿Q精神的表现有()。
·
“文摊作家”
·
简析《伤逝》的艺术特色。
·
茅盾创作的唯一剧本是(),它是以1945
·
茅盾的与1930年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