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

太和

正确答案: 太通大,至高至极,和为和谐。《易•乾彖》:“保合太和,乃利贞。”张载用以形容气的絪缊未分状态。《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不如野马絪缊,不足谓之太和。”朱熹认为太和是阴阳二气会和的状态,“太和,阴阳会和冲合之气也。”王夫之释为:“太和之中,有气有神。神者非他,二气清通之理也。不可象者,即在象中。阴与阳和,气与神和,是谓太和。”“太和,和之至也”,“未有形器之先,本元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