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历史学)>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试述人类对微观客体波粒二象性的认识过程,以及量子力学建立在科技史上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最早的综合光理论是由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所发展的,他提出了一个光的波动理论,解释了光波如何形成波前,直线传播。该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折射现象。但是,该理论在另一些方面遇见了困难。因而它很快就被艾萨克•牛顿的粒子理论所超越。牛顿认为光是由微小粒子所组成,这样他能够很自然地解释反射现象
费涅尔、麦克斯韦和杨
十九世纪早期由托马斯•杨和奥古斯丁-让•费涅尔所演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为惠更斯的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在世纪末叶给出了一组方程,揭示了电磁波的性质。而方程得到的结果,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光速,这使得光作为电磁波的解释被人广泛接受,而惠更斯的理论也得到了重新认可。
爱因斯坦和光子
1905年,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提出了一个理论,解决了之前光的波动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这个实验现象。他引入了光子,一个携带光能的量子的概念。爱因斯坦因为他的光电效应理论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注意到原子中电子的稳定运动需要引入整数来描写,与物理学中其他涉及整数的现象如干涉和振动简正模式之间的类似性,构造了德布罗意假设,提出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样,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他将这个波长λ和动量p联系为:λ=h/p
意义:量子力学用量子态的概念表征微观体系状态,深化了人们对物理实在的理解。微观体系的性质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观察仪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人们对观察结果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时,发现微观体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或主要表现为波动图象,或主要表现为粒子行为。而量子态的概念所表达的,则是微观体系与仪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现为波或粒子的可能性。
量子力学表明,微观物理实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真正的实在是量子态。真实状态分解为隐态和显态,是由于测量所造成的,在这里只有显态才符合经典物理学实在的含义。微观体系的实在性还表现在它的不可分离性上。量子力学把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它不允许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离的、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关于远隔粒子关联实验的结论,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态不可分离性的观点。
量子力学的正统诠释将不确定性引入了自然科学,经典的严格因果律或说因果决定论在微观世界中不再成立,因此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存在着本质差异。
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量子力学是对微观世界的完备阐述。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