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马克思主义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政治学)>马克思主义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

正确答案: 历史背景: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 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吸取国外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党三代中央领导的发展观。
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路径:1.加强科学教育。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前面加了科学二字,发展就不再是脱绳野马,也不再是权力滥用为所欲为的借口,使发展走上健康理性道路,教育是社会传递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社会现象,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而国民素质的种种缺陷其根源也在于教育。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辩证地理解发展问题: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等于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唯 GDP不等于不重视 GDP,全面发展不等于没有重点、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可持续发展不等于现阶段无所作为,统筹兼顾不等于放慢发展速度。
2.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主要形态,它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科学创新着重于理论知识的创新,而技术创新则是进行新工艺、新产品的构思设计及其后的生产制造乃至销售等环节的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我国现在处在经济不发达阶段上,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程度比较低,对各种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程度也比较严重。因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
3.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制定、修改和完善关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产权主体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规范产业发展和促进西部开发的法律,关于加强就业支持、社会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关于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等。
4.加强国际、区域协作力度。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不同国家,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都存在着差异,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中国应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加强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总之,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采用一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宣传教育的手段,全方位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