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统考)

睦霖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统考)

课题:《信息技术“观光号之旅”》是《高中信息技术》涉及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刚从初中升上高中,抽象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通过学习,抽象逻辑思维逐步成熟,能够用理论作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从经验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是初中二年级开始的,到高中二年级则趋向定型。中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性。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本节课教学目标。 (2)描述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3)简要描述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领域】(1)了解关于“信息”不同的定义。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可传递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2)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3)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领域】(1)经历、体验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表达自我的观点、交流思想、开始合作。(2)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对杜会的影响,掌握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方法,能够把类似的思想方法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1)合理使用信息技术(2)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3)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4)培养有效地运用信息意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信息的基本特征。(2)信息技术。(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难点:(1)信息的定义。(2)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区别与联系。(3)信息的基本特征: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信息的二重性。(4)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三、教学策略作为新课教学,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课,教学过程将采用讲授法教学。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1)形成认知结构的策略;(2)促进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3)教学模式;步骤一:组织教学,步骤二:导入新课,步骤三:讲授新课,步骤四:巩固新课,步骤五:布置作业。(4)课堂教学策略:①授课内容要组织好;②组织教学语言;③组织课堂。④要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四、教学过程(一)“你做我猜”,将学生分为3至6个小组,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进入信息技术学习的情景与状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生接上一活动分组,全组学生参与活动。允许学生使用纸和笔记录。30秒钟内,学生复述教师所讲的内容。(三)通过“读书时代”活动,让学生访问网站,把找到的信息回复到网站。学生相互查看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思考自己的所感所想。(四)通过“信息技术走进新时代”活动,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访问因特网,根据教师给定的要求寻找几个典型事例来对信息的一般特征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思考的结果和找到的案例回复到网站上。(五)教师对以上活动进行点评。(六)教师总结。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