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古典文献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文学)>古典文献学

陈垣先生总结的进行古籍校勘的四种方法是什么?请分别加以叙述;并请试论学好《版本目录学》对于做好古籍校勘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1)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主本或别本有訛,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它校法。对校法即清人所说死校,按常理,对校应当以善本或最接近原本为底本,但从陈先生的话来看,对校底本倒不一定非得是祖本,由祖本而来的传抄本,新刻通行本也可以为底本。然而,就一般来说,仍应以善本为底本。还要对所用对校本要理清版本源流,这样才便于分析,处理书中产生的各种错误现象。
(2)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产,最宜用之。本校法用本书前后文句,文义及行文通例互证以校订文辞错误,所得结论比用他校法更真实可靠。用本校法,当仔细推衍古书文义,悉心总结全书通例。但有些古书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全书在文义文例方面必然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故对此类古书不宜使用本校法。
(3)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陈垣先生认为他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但有时此种校法以又不能不用,因为使用此校法,必须具有极为渊博的学识,要对古典文献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才能知晓在浩为烟海的古籍中哪些著作是与所校之书相关的前人之书后人之书及同时之书,以便引用。使用他校法,要注意不能据他书随意改动所校之书,因为古人引书不甚谨,断章取义,掐头取尾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因此,用他书校本书,遇到名词术语及关键性字句歧义之处,如确能判断是非,则择善而从,一般不宜径改原书,而将所校出的问题写入校记。
(4)理校法。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字改字,不讹不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必用此法。理校法是最高妙,但也是最危险的校勘之法,稍有不慎,便会出问题。因此,如无很高学识,非“通识”博学之士,不可轻易使用此法。在具体校勘实践中,以上四法往往是结合起来运用的,这样才能论断准确,才能校出更接近原本的善本来。
学习版本学:
(1)是读书治学的根基。读书治学,先了解版本,就可以弄清楚应看哪种版本的书,哪种版本的文字内容比较完整,较为正确,是可靠的资料,才能少走弯路,提高研究的水平和效率。
(2)学习版本学是整理古籍的第一道工序。整理古籍,在标点,注释,今译等工作之前要从事校勘工作,而校勘之先必须搜求异本来正本清源,理出版本源流,从而选择最好的本子作为底本。这是整理古籍成败的关键。
(3)审定真伪,鉴别文物。古今伪书极多,情况比较复杂,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古籍版本形式多样,鉴定版本,研究版刻流传情况,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伪赝古本,去伪存真,保护真正的宋元善本,也为古代的文史研究提供可信的文献资料。学习目录学,从中可以看到某一时代的图书概貌,将不同时代的目录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古今图书流传情况。利用图书分类目录及专科目录可以了解古籍图书的归属情况及同一学科内的各种文献的一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古典目录著述是我们了解掌握古典文献总体情况的一把钥匙。借助它,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某门学科的历史概况,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所以,从事古典文史的学习与研究,必须学习目录学,必须掌握古典文献的书目资料的状况,古典目录的历史与现状。这是科学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