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外舞蹈基础知识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艺术学)>中外舞蹈基础知识

佛教乐舞的兴盛

正确答案: 佛教乐舞可以说起始于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充满争夺、战乱频繁的时代,政治的黑暗与腐败,连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的艰难生活之中。为削弱人民的反抗意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导致佛教盛行,并建造了许多石窟寺院。佛教的兴盛,直接影响了这一时期的乐舞艺术。在当时,乐舞艺术是用来宣传佛教教义的,这些用来宣传佛教的乐舞带有浓厚的西域色彩,如梁武帝时人周舍的《上云乐》,是描写西域胡人为皇帝祝寿的歌舞,领舞者是高鼻凹眼的西域胡人,凤凰和狮子是由胡人装扮的模拟动物的舞蹈,他们表演着各种胡舞动作。
再如"行像"和"六斋歌舞"。"行像"是在佛的生日或成道节日里人们抬着佛像游行的歌舞,歌舞中常有一些杂技、幻术、狮子舞表演等。"六斋歌舞"是指每月有六天的斋戒,在斋戒的日子里作歌舞表演。出土文物中也有不少佛教乐舞的形象,如成都市万佛寺遗址出土的六朝时期的伎乐石刻。这是一幅佛教乐舞图,表演者为西域胡人。再如河南安阳洪河屯北齐范粹墓出土的北齐时代的"黄袖瓷扁壶",壶腹纹饰为五人乐舞表演场面,中间一人婆娑舞于莲座上,其他四人音乐伴奏。这五人皆高鼻深目,身穿翻领或圆领窄袖长衫,腰系宽带,足蹬长靴,可能是当时西域人的乐舞形象。佛教乐舞在石窟壁画上也有许多舞姿形象。如丝绸之路沿途的克孜尔千佛洞、敦煌石窟、榆林、云岗、麦积山、天龙山、炳灵寺、龙门等石窟。我们可以通过石窟壁画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乐舞情况。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