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耕作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

试论述免耕法的由来以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 1933年5月12日,长期运用平耕耕法的美国南部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黑风暴”,带走三亿吨肥沃的农田表土,严重的威胁农业生产。美国农业部研究部门和农民一起研究员风蚀的原因。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至20世纪60年代终于使免耕在美国得以推广应用。
(一)优点:地面有秸秆、残茬或牧草覆盖,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明显减轻,同时可缓和雨强,减少雨滴直接打击表土和土粒移动,也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覆盖的作物秸秆和作物根系腐系后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法免去耕作作业,可节省能源和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在生育期一季有余而两季不足时,采用免耕法作物收获当天就可直接播种后茬作物。扩大复种面积,争取更多积温。
(二)缺点:免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需要有高效而杀草谱广的除草剂,病虫危害,防虫防病用药量大。加上农药成本不低于常规耕作法的成本,同时加重环境污染。秸秆覆盖是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在作物生长季节内,10厘米土层的温度,常规耕作地段比免耕地段高出1-3度(而夜间相反),导致高纬度地区春播作物的播种于出苗推迟,又是延长十天左右,对安全成熟是一个大问题。地面覆盖和地表增湿降温的条件,促使土壤呈酸性,而且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带苯环的有毒物质。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